欢迎进入聊城市水利局网站!
网站无障碍 简体 繁体
当前位置:
水利遗产——位山灌区
时间:2025-01-23 18:09:09
字号:

位山灌区位于聊城市境内,地处东经115°16'-116°30'、北纬35°47'-37°03'之间,是全国第五大灌区、黄河第二大灌区、山东省最大的灌区,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,占聊城市总耕地面积65%。聊城市位于黄河下游,历史上深受黄河水患及干旱灾害影响,洪不能挡、涝不能除、旱不能灌、碱不能改。1958年,聊城人民为治理水旱灾害,开始位山引黄灌区建设;19585月至1960年春,兴建位山引黄闸和输沉沙渠、干渠工程;1962年灌区因涝碱停灌;1970年复灌;1973年兴建东、西引水渠、沉沙池和部分干支渠,配套建设一批主要建筑物,灌区骨架初步形成;1983年至1986年,先后兴建胡口、四河头、碱刘、七里河4座大型渡槽和三十里铺、潘庄等大型节制闸,修建王堤口渡槽、王铺渡槽等一批节制枢纽工程,衬砌36公里骨干渠道,配套一大批节水工程,位山灌区骨干灌排工程框架形成;1998年后,灌区连续实施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,基本建成功能完整、节水显著、运行可靠、调控与防灾能力强的骨干工程体系。现位山灌区骨干工程包括东、西2条输沙渠,2个沉沙区,1条总干渠,1条东西连渠和3条干渠,总长285公里;分干渠53条,支渠393条,各类水工建筑物5000多座,形成了覆盖聊城大多数县(市、区)的引黄灌溉网络体系,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。近年来,位山灌区获评"全国先进灌区"、全国"最具时代精神的魅力灌区""全国灌区水效领跑者""节水型灌区""节水型示范灌区""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",入选"人民治水·百年功绩"治水工程、山东省首批水利遗产、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,列入首批通过大中型灌区、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公示名单。灌区管理单位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荣获"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""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""省级文明单位"等称号。
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